成本11块5,卖你5000块!没一点效果,就是在骗你!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1-23 15:47

成本仅11.5元的食品

“摇身一变”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

售价5000元一疗程

……

这样的骗局仍在不断上演

一些老人即使“赊账”也要购买

近期,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

打掉一保健品诈骗团伙

团伙主要成员王某某

及其上线贺某某等16人

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他们是如何设局

诱使老年群体落入陷阱的?

“伪专家”授课 车接车送听讲座

2024年6月,老人尤某在北京西站附近一家银行取钱时的怪异举动引起辖区派出所民警的警觉。

“为防范电信诈骗,银行工作人员询问取款3万元的用途;老人一会儿说给孩子装修,一会儿又说要给老伴买药。”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北京西站派出所一级警长肖承说,劝阻过程中,老人情绪激动,经过平复后才透露说是刚听完“健康讲座”买了产品,一名司机送他回家顺道取钱。

什么药这么贵?什么讲座还能车接车送?神秘司机为什么“一溜烟”跑了?

公安部门初步判断老人遭遇诈骗。经过警方深入调查,一个保健品诈骗团伙“浮出水面”。

警方发现,老人参加健康讲座的地点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的一家饭店。一份当事人提供的视频显示,自诩中科院沈阳所“重编程逆转”项目负责人的王某某绘声绘色地讲述着“科研成果”有多么受到国家重视,又用拼凑的媒体采访视频为产品“背书”,并通过互动交流调动大家积极性,为推销产品做铺垫。

图为当事人提供的推销现场视频截图。(受访单位供图)

“每次‘讲座’大概有半天时间,‘听课’的老年人有二三十人。”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刑侦支队办案民警赵佳晨说,团伙中的“业务员”通过“海打”电话方式联系老年客户,确定参加意向后陪同老人一同“听课”。

据了解,团伙推销的产品名为“重编程逆转SAg”(胸腺胶蛋白肽片),王某某号称使用后可以逆转身体内的细胞,进而达到逆生长状态,针对糖尿病、心脏病、老年痴呆、癌症等疾病具有显著功效。

该产品配料表中的主要成分为麦芽糊精、木糖醇、牛胸腺蛋白肽、牛初乳粉等,生产企业为安徽一家公司,外包装没有保健食品“小蓝帽”标识。经检测鉴定,这款产品不具备任何药用效果,且每盒成本只有11.5元。

图为诈骗团伙销售的产品。(受访单位供图)

民警表示,推销过程中,王某某还会以产品有国家补贴等为噱头,原价5000元一盒的产品优惠至5000元6盒(一疗程)。达成交易后,王某某等主要成员与拉来客户的业务员对半分成。“老人几乎都会购买,钱不够的就等发了退休金再补上。”民警说,从当时产品一个月在京销售情况看,约有180人受骗。

忽悠老人 精准“销售”

盯上老年群体的“保健品”骗局已成顽瘴痼疾。相较于过去线下会销场所多选择酒店会议厅、郊区度假村等固定地点,当前不法人员反侦查能力强,常常“打游击”,以流动作案增加警方取证难度。

“王某某选取的‘讲座’地点多为北京四五环周边的中档饭店,在能容纳二十多人的大包间内开展活动,且每次直到活动前一天才通知具体时间、地址。”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刑侦支队四中队中队长朱志君说,该团伙“业务员”还采取对老人“人盯人”模式,不允许外部人员进入会场。

多位办案民警表示,王某某案中,很多从事保健品诈骗的“业务员”有保险推销员等从业经历,手里掌握或非法获取大量客户个人信息;这一群体善于和老年人打交道获取信任,高额分成让他们铤而走险非法牟利。

“一个业务员的笔记本上,细致记录了老年客户发放退休金的金额和时间。”朱志君说。

据了解,该起案件中,因讲师虚构身份、虚构食品疗效骗钱等要件要素齐全,警方最终以涉嫌诈骗罪将嫌疑人刑事拘留。

此类诈骗活动在各地时有发生。2024年年初,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洪某等9人有期徒刑和罚金。该案中,涉案人员精准“电话销售”,忽悠老年人购买宣称具有补肾壮阳、防癌降三高、调节肠道菌群等功效的“保健食品”,诈骗金额达4000余万元。

近年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和

消费者协会多次提醒

消费者要注意防范保健食品销售骗局

切勿盲目参加

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的

健康知识讲座、专家义诊

免费检查等活动

更不要接听非法保健食品推销电话

不接受送货上门等

别让骗子钻空子

在很多保健品诈骗案件中,受骗老年人即使被警方告知受骗,仍然不能自拔。一位老人家中已经花费不菲购买了各种各样的所谓“保健品”,还会去“听课”买药。“答应了‘业务员’,他们就会关心我、对我好。”这位老人坦言。

受骗老年人配合警方调查意愿比较低。警方调查过程中找到约30名被害人了解情况,但配合工作的只有17人,涉案金额8万余元。

受访公安民警为被骗老人画像:年龄65岁以上、有退休金、文化水平较高,但缺少家庭关心关爱。

“诈骗团伙嘘寒问暖、送点小恩小惠,很快就能攻破老人心理防线。”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刑侦支队副支队长杨萌萌说,许多老年人缺少精神寄托,没有人关心、聊天,最终就会让骗子钻空子,将老人手里的钱“吃干榨净”。

近年来

以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为幌子

通过夸大产品疗效、虚假宣传

情感营销等手段

诱骗老年人购买所谓保健品的骗局

屡见不鲜

小编为大家梳理了

几种常见的老年消费者骗局

赶紧转发到“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

↓↓↓

常见老年消费者骗局

“祖传秘方”,包治百病

商家打着“祖传秘方”“包治百病”的旗号,将“三无”产品销售给老年人。遇到此类商家,老年消费者应做到不听、不信,身体出现不适等症状要到正规医院就医问诊。

“知名专家”,虚假宣传

商家以“讲座”“专家义诊”等为噱头,吸引老年人参与其中,然后无中生有或有意夸大老年人身体健康隐患,在讲座现场找“托儿”掏腰包购买高价“保健品”,制造产品销售火爆的假象。老年消费者一定不要轻信正规医疗机构之外的所谓“专家”。

免费赠“礼”,推销产品

商家用“免费鸡蛋”“免费旅游”“赠送体检”等方式诱导老年人上钩,进一步“洗脑”宣传“保健品”。从最初赠送物品、推销低价物品,到推销高价物品并承诺退款,步步设套,最后跑路。老年消费者要注意,天上不会掉馅饼,免费鸡蛋不要领。

嘘寒问暖,“亲情”诱骗

商家通过“陪聊”等方式搞感情促销。比如,见到老年人热情打招呼,对老年人嘘寒问暖,主动上门做家务,取得信任后推销高价产品。日常生活中,年轻一辈要多给老年人关爱、关怀,不给不法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原标题:《成本11块5,卖你5000块!没一点效果,就是在骗你!》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